为在临床试验、调查研究等科研项目中涉及的流行病学、统计学等问题,提供专业的统计学指导和服务,包括样本量估计、抽样方案、项目设计、问卷设计、现场调查以及数据收集等方面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帮助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换取最大的科研成果。
一项科研工作,经过选题和定题两个阶段之后,便会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全面设想。将这一设想加以条理化,系统的说明研究者对此问题的认识,拟进行何种实验或观察,具体做法如何,预期的目标是什么,用多长时间来完成,需要给予哪些帮助和支持等,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写成的文字资料,即为科研设计。
在科研课题的公开招标中,科研设计书实际上也就是投标的标书。
文章摘要:科研课题设计是科研探索的规划和安排,但在进行规划和安排之前,我们的首要工作是确定我们要规划和安排的对象是什么?即我们要为科研课题设计选择一个好的课题?那么选题应该从何而来呢?
科研课题设计是科研探索的规划和安排,但在进行规划和安排之前,我们的首要工作是确定我们要规划和安排的对象是什么?即我们要为科研课题设计选择一个好的课题?那么选题应该从何而来呢?
(一)什么是选题
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从广义上讲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个体或群体);确定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二)意义
1、选择课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水平
(1)发现有意义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类是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科学研究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选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方向。在科研探索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只有集中精力,选择一个突破口,对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才能逐步深入,揭示课题的规律,解决实验实践中的问题。
(3)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
(4)选题可以反映和制约整个研究的价值。
2、选择课题反映了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发现提出和形成一个有意义、有创见的课题,是研究者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必要胆识的反映,是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为了选取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者就要通过学习科研知识,收集和分析有关研究资料,并对研究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做出分析和判断。
目前科研课题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题目偏大;往往抓不准当前重点的前沿课题、热点问题;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关系上,较多偏重理论的思辨性研究,而对应用性选题方面重视不够;理论研究缺乏科学客观的实证研究作为基础;应用研究呈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际教育工作者不善于将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大量资料提炼成科研课题,使其研究停留在一般的经验描述阶段。
研究选题的系统性、连续性、积累性差;描述性课题多,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少;研究课题的理论水平低;单一性课题多,综合性课题少;对研究方法、方法学方面的课题重视不够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上,热衷于引进国外的理论与方法,或热衷于效法别人的先进经验,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压抑了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确定研究科研课题的基本要求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巴丁博士曾说,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所选择的研究课题。不管你是处于哪个研究领域,科研课题都相对丰富,但要真正选择一个既有较高价值,又适合自己的研究实际,能够取得研究成果的课题并不容易。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选题呢?
(三)科研课题选题方式
1.主动搜索。由研究者凭自己的眼力在遇到的事物中发掘和挑选课题。
2.被动接受。从需要解决问题的部门或计划管理部门所提出的课题中,加以取舍。
(l)所选课题中大多数是当前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国民经济所急需的,是改造自然、防止灾害等所亟待攻破的难关,或是跟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所不可少的。这些课题同人民的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密切关系,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都显而易见。
(2)由于上述原因,容易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支持、科研经费易有着落;科研成果可立即或较快地得到推广和检验。
(3)符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目的地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有利于加速提高我国科技水平。
3.第一、二种方式相结合。就国家有关部门或国际上有关合作或协调组织所提出的较大范围内或某一领域中的课题,进行搜索和挑选。
(四)科研课题选题原则
1、需要性原则: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选取具有重大意义或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来进行研究。
2、目的性原则:科研选题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集中,不含糊、不笼统。有无明确的目标是判别课题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3、创新性原则:创新性是科研劳动最主要的特征,在科学技术上要承认第一。所以要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课题进行研究。在很多课题评审中,首位落选原因就是创新性不够。
4、科学性原则:它有三方面的含义:(1)选题必须有充分依据(理论基础);(2)选题要符合客观规律;(3)科研设计科学:应用专业知识和卫生统计学知识对课题进行设计,保证受试对象有代表性(随机、均衡)和效应结果的可重复性。
5、可行性原则:可行性是指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除设计方案和技术线路科学、可行外,以下条件也是影响课题可行性的重要因素:(1)课题负责人的学术水平;(2)课题组的专业、知识和年龄结构;(3)仪器、设备、信息、试剂和实验动物;(4)做好预试验的程度。
课题设计的细节决定写作
在写作课题设计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在一些细节上出现错误,而这些错误往往导致最终的失败。题目过大过长、课题的研究价值、成员的前期成果等等都将可能成为失败的隐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题目不要过大、过长。申报课题不要追热门题目而扎堆,避免形成较强研究力量“大撞车”。选题时要考虑所选的相关题目资料占有是否充分,课题组成员前期研究是否有实力、有基础,研究队伍构成是否符合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非本所长的题目不要申报。因为范围比较大,大题小做一般做不好;有的评委看不懂,可以写一两句话指出是根据哪一类题目或范围演化而来。
考虑课题组成员的前期成果。选题要考虑好所申报的选题有没有前期成果,这个也很重要,有前期成果,评委容易通过,如果没有前期成果,论证再好,评委担心你花费的时间太多,一两年拿不出成果来。所以这个也要考虑好。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前期成果怎么办?这就需要组合好课题组成员,找一些有过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同事、老师,甚至是院外的老师来合作,借助的他的成果来增强课题前期成果的份量。这种申报课题、组合课题组成员的本身,也是向同事、向老师学习的过程。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是衡量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申请者不能把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怎么能谈得上超越呢?因此,对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要详实、全面、充分,并作适当的归类,同时提出作者本人研究的独特视角或选题的价值所在。编写这个述评,目的是想了解你的选题研究在这个研究领域里的地位。要从研究现状中找出不足,找到问题,最后落在问题上,或补充或纠正前人的结论,或形成对立的观点,或找出困惑。论述时要把自己的观点推向,找出与前人不同的观点。
在资料分析上,要找同类研究中的优秀论着(专著、论文),要找前沿的理论研究或实践,分析资料时要注意:真实性,资料要准确,尽可能找到一手的资料;全面性,不能仅凭一两篇文章就下结论;针对性,不要把与本题不相关的资料也罗列出来;实效性,要以当前近期时间的资料为准,不要用过时的资料,要找到最新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细节,我们不难看出:在进行课题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有好的选题,还需要有完成的写作过程和注重写作细节。那么选题应该如何选呢?
1、补白性选题。即:前人没有研究的,至少国内无人涉足,可以填充研究空白。
2、开拓性选题。即:前人有所研究,但成果很少,能将研究拓宽,研究程度加深,并做出系统、全面、深度的研究。
3、提问题性选题。即: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率先提出。
4、超越性选题。即:能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解决新问题,研究的结果远远超出前人的程度和水准。
5、总结性选题、即:针对前人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做出系统全面、深入的总结性研究。
一个完整的课题设计应该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意义;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步骤和时间。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一般叫课题标题。课题的标题是以简洁的语言所表示的科研的主要内容。课题名称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恰当地揭示出课题名称与课题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一个科研课题不管长短,一般要涉及科研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用语一定要准确、明白,合乎科学研究规范。
2、指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和意义就是对课题结果的总体设想。目的是指对该项科研所达到的最终结果或借助一定手段达到达种结果途径的设想。意义则是指对该项研究活动所造成的影响的设想,是结果的结果,比目的更深一个层次。意义可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
3、阐释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从静态或动态的角度研究人、事、物及其相互间关系,在阐述主要内容之前,还要注意对该课题研究范围进行界定。任何科研课题都应该有一定的研究范围,否则,研究就无法进行。研究范围的界定一是要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下明确的定义。二是要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进行界定,以便正确选取研究对象样本。
4、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时间
一般来说,在编制科研方案时,要列出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如有的研究题目需要采用观察法和个案法;有的则需采用调查法中的几种方式,如问卷、访问、调查等;而有的题目则需采用实验法等等。同一个研究题目,也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编制方案时,要列有研究的步骤和起止时间,对于时间的分配,应当有足够的估计,各阶段的时间要留有余地。在编制方案时,各阶段的时间分配可参照如下安排意见:
第一阶段,选题和搜集文献资料,以及制订研究工作计划,用去1/3的时间。
第二阶段,设计方案,进行调查或实验得到新的材料,分析新的材料,用去1/3的时间。
第三阶段,撰写和修改科研论文或报告